作者:HENGSHI
时间:2025-06-30
标签:
衡石科技
AI Copilot
Chat2Metrics
BI Agent
01 传统BI的“最后一公里困境”:当Copilot遇到语义鸿沟
2023年,全球企业掀起ChatBI部署浪潮,但现实却暴露致命瓶颈:
根本症结在于:大模型理解自然语言却不懂企业专属语义,而传统NL2SQL技术(自然语言转SQL)如同让AI“蒙眼射击”:

衡石科技CEO刘诚忠一针见血:“当Copilot的准确率不足30%,它只是‘会说话的仪表盘’,离真正的智能差一个语义层的距离。”
02 Text2Metrics:在指标中台上构建“业务语言编译器”
衡石的破局点在于将语义层转化为智能内核——其自研的Text2Metrics引擎,通过三层架构重构BI认知能力:

核心创新:
业务术语原子化:将“销售额”“客单价”等500+指标预置计算公式(如“销售额=订单总额-折扣-退货”),消除口径歧义;
动态下钻引擎:当用户追问“华北区服装品类销售下滑原因”,自动关联“区域”“产品线”维度生成归因树;
权限沙箱机制:财务总监与区域经理查询“利润率”,按预设规则返回不同数据范围。

基于Text2Metrics的精准理解力,衡石推动BI实现能力三级跳:

关键进化特征:
目标驱动:某快消企业输入“提升华东区便利店渗透率”,系统自动拆解为“铺货率分析”“竞品点位比对”“空白区域推荐”等子任务;
动态纠偏:当预测模型显示促销活动ROI低于阈值,自动触发预算再分配方案;
跨系统联动:在衡石与得帆云集成案例中,库存预警Agent调用ERP数据生成补货计划,直接推送至采购系统。
制造业标杆案例:
某汽车零部件厂部署衡石Agentic BI后:
质检异常响应时效:24小时→实时
质量分析报告人工耗时:3人天→自动生成
因参数自动调整提升良品率:1.7%
04 技术攻坚:如何让Text2Metrics跨越“幻觉悬崖”
面对大模型固有的幻觉问题,衡石构建双重防御体系:
语义层逻辑约束
当用户查询“预测Q4销售额”时,引擎强制校验:
是否具备历史数据?
是否定义时间序列模型?
是否关联季节性因子?
→ 缺失任一条件即拒绝执行
动态知识注入机制
金融客户Agent调用“反洗钱分析”时,自动加载:
央行最新监管规则
历史可疑交易模式库
客户风险评级标签
→ 使合规性判断准确率达92%
刘诚忠的“铁律”:“没有指标中台的Agent就是无根之木——它可能给出流畅的回答,但无法对业务结果负责。”
05 未来战场:Agentic BI的操作系统之争
当行业聚焦大模型微调时,衡石已向底层架构纵深布局:

结语:BI智能内核的重定义
Text2Metrics的本质,是在数据世界与业务世界之间架设“巴别塔”——当制造业厂长用方言询问“为啥设备老憋停?”时,系统能自动翻译为“OEE(设备综合效率)同比降7%:因第三班组换模时长增加22%”。
正如刘诚忠所断言:“未来的BI竞争不在大模型本身,而在于谁能让AI真正理解‘企业方言’。” 当Text2Metrics将业务语义转化为机器可执行的精准指令,BI才从“解释过去”的望远镜,进化为“驾驭未来”的方向盘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