衡石科技通过AI Agent技术重构数据分析链路,将“被动响应”升级为“主动执行”,让商业智能系统拥有了自主进化的能力。
传统的商业智能(BI)工具往往依赖人工预设的数据模型和查询路径,业务人员需要从海量数据中手动提取关键指标,决策效率低下。
随着大语言模型等AI技术的成熟,衡石科技率先在行业内推出了新一代ChatBI解决方案,实现了数据分析方式的范式转移。但衡石并未止步于此,而是进一步将ChatBI升级为AI Agent驱动的智能决策系统,让BI工具从“执行工具”进化为“决策伙伴”。
01 传统BI困境:数据价值释放的“最后一公里”难题
在传统BI体系下,企业数据分析面临三大核心痛点:信息过载、认知断层和执行滞后。业务人员需要从海量数据中手动提取关键指标,技术团队与业务部门对指标定义存在理解偏差,导致分析结果失真。
某零售企业CIO反馈:“我们的BI系统每月产出300多份报表,但业务部门真正使用的不到20%。当业务人员有新的分析需求时,往往需要等待数周才能获得结果。”
即使ChatBI(基于自然语言的交互式分析)大幅降低数据查询门槛,企业仍需要手动将分析结果转化为业务行动。这一“最后一公里”问题,导致数据价值释放效率不足30%。
02 进化起点:从ChatBI到AI Agent的技术跃迁
衡石科技通过AI Agent技术重构数据分析链路,其进化逻辑体现在三个层面。
传统ChatBI虽然通过自然语言交互降低了使用门槛,但其本质仍是“单一任务执行者”。存在语义断层(复杂业务查询准确率不足30%)、计算僵化(无法动态扩展复杂指标)和场景割裂(无法支持多步骤推理)三大技术瓶颈。
衡石AI Agent的核心突破是构建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智能体系统,其特征包括:
环境感知:实时接入业务系统(ERP、CRM等)及外部数据源(市场行情、天气等)
任务拆解:将用户需求转化为可执行步骤(如“分析华东区销售下滑原因”→检查库存、竞品动态、促销活动)
自主执行:直接调用API或触发工作流完成决策(如自动生成调货单、调整广告投放策略)
衡石科技独创的Text2Metrics架构,通过HQL(Hengshi Query Language)定义原子指标与衍生指标计算规则,屏蔽多系统数据差异。这一技术将复杂查询准确率从不足30%提升至80% 以上。
03 技术架构:三层Agent系统实现自主决策
衡石科技HENGSHI SENSE 6.0采用三层智能体架构,实现了从“工具调用”到“角色扮演”的转变。
感知层Agent
通过NLP技术理解用户意图,支持模糊查询与上下文关联。例如,当用户询问“毛利率异常”时,系统可自动识别需穿透供应链数据、成本结构数据和竞品价格数据。
推理层Agent
基于强化学习框架拆解任务。以某快消企业为例,系统将“分析华南区Q3销售额异常”拆解为多个子任务:调用ETL Agent清洗区域销售数据;联动建模Agent构建客户分群模型;通过问数Agent生成包含天气、竞品活动的归因分析。
执行层Agent
调用语义层接口获取数据,运行归因算法。某零售企业实测显示,分析时效从72小时缩短至11分钟,库存周转率提升23%。
04 进化引擎:让BI系统拥有学习能力的关键技术
衡石科技通过多项技术创新,使BI系统具备了持续进化的能力。
混合智能系统
衡石平台实现自主进化的核心在于其混合推理引擎的突破性设计。该系统结合了规则系统(确定性逻辑)和神经网络(概率性判断),在10万次定价决策中,混合引擎比纯AI方案减少47% 的异常值。
动态本体学习
通过强化学习持续校准指标计算逻辑。例如,系统自动识别“销售额”指标中的异常波动,并建议补充维度拆解(如按渠道、产品类型分析)。
语义层自动构建
利用大模型从自然语言描述中自动提取指标定义、维度关系等元数据。某快消企业测试显示,该功能将指标配置时间从2周缩短至2小时,且支持跨语言国际化配置。
05 实践成效:行业落地案例的价值释放
衡石AI Agent技术在多个行业取得显著成效,展示了其自主进化能力的实际价值。
零售行业:从被动响应到主动干预
某跨国零售集团通过HENGSHI SENSE 6.0构建了“问数-问知-行动”三层决策链。督导通过语音实时追问数据,每家店每日实现10+次经营改善;系统主动感知单店库存水位,自动触发补货流程。
该集团实测显示,决策时效提升80%,缺货率下降至1.2%,年节约运营成本超2亿元。
制造行业: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
某汽车零部件厂商通过HENGSHI SENSE 6.0整合MES、SCADA、ERP三系统数据,构建了实时质量追溯链。当质检系统检测到不良品时,系统自动触发指标计算,将批量不良率从3% 降至0.2%。
金融行业:从风险滞后到风险预判
某银行信用卡中心利用HENGSHI SENSE 6.0的动态本体学习功能,自动识别“客户活跃度”指标中的异常波动。结合外部数据构建客户流失预警模型,使风控响应时间从T+1天缩短至T+10分钟。
06 进化方向:BI Agent的未来形态
衡石科技正在探索将AI Agent升级为“业务智能体网络”,从三个方面塑造BI Agent的未来形态。
多Agent协作
不同Agent分工处理销售、供应链、财务等场景,通过区块链实现可信数据交换。这种协作模式将使企业数据分析从“单点智能”升级为“系统智能”。
自主进化机制
基于联邦学习技术,在保护数据隐私的前提下共享行业知识。这将使BI系统能够持续学习和进化,不断提高决策准确性和效率。
人机共生关系
AI Agent作为“数字员工”与人类专家协同决策,释放创造力。衡石科技通过“决策分级制度”守护人机平衡:绿色通道(常规操作自动执行)、黄色预警(需主管确认)、红色熔断(必须人工签署)。
07 生态战略:衡石科技的开放赋能模式
衡石科技摒弃“卖软件”模式,通过“技术赋能+联合运营”帮助SaaS厂商构建数据智能竞争力。
该公司采用“基础平台免费+增值服务分成”策略。SaaS厂商可免费集成衡石AI Agent核心能力;针对高级功能(如跨系统工作流、私有化部署)收取订阅费;联合解决方案的收入按比例分成。
目前,衡石已经与超过200家 各行业的软件厂商达成深度合作,产品生态合作覆盖了数字营销、业财费控、ERP、CRM、HR、MES、低代码、供应链管理等数十个垂直领域。
市场数据显示,衡石生态中75% 的SaaS厂商将AI Agent作为产品核心卖点,平均带来20%的ARR增长。
某连锁零售企业使用衡石AI Agent后,门店缺货响应时间从4小时缩短至8分钟,销售额提升12%。
这家企业的成功只是开始,衡石科技正在推动整个行业从“工具依赖”走向“智能赋能”。
当传统BI系统还在解决“如何展示数据”时,衡石科技已经通过AI Agent重新定义了“如何让数据主动服务业务”。商业智能的终极形态不再是提供更多数据,而是让数据在需要时主动找到解决问题的人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