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,垂直领域的软件开发商(ISV)与开发者面临共同挑战:终端客户对智能数据分析需求迫切,但自研分析模块成本高、周期长、技术门槛难以跨越。
衡石科技以“BI Agent inside”为核心理念,通过构建开放的Agentic Analytics生态,正在改变这一格局。截至目前,衡石已携手超过200家合作伙伴,覆盖金融、制造、零售、医疗等十余个行业。
01 市场痛点:ISV与开发者的“两难困境”
传统BI市场长期面临“两难困境”——ISV和开发者必须在功能完善与开发效率之间做出艰难抉择。
功能完善的独立BI工具往往需要额外的学习成本,导致业务系统与数据分析割裂;而轻量级的嵌入式BI虽能集成到业务系统,但定制化开发成本高、迭代缓慢。
垂直领域的ISV更是面临特异性挑战:医疗信息化厂商需要处理“门诊人次”、“药占比”等专业指标。零售ERP厂商需精准计算“动销率”、“毛利率”等业务指标。
这些行业特定需求使得通用BI方案常常“水土不服”。
某医疗软件厂商曾面临典型困境——医院客户要求在一周内上线运营分析看板,但传统开发模式仅数据模型搭建就需近一个月。这种需求响应滞后已成为制约ISV发展的关键瓶颈。
02 技术破局:HENGSHI SENSE 的“三板斧”赋能体系
衡石科技通过三大核心能力,构建了完整的ISV与开发者赋能体系。
HENGSHI SENSE:BI Agent的“操作系统”
衡石推出的新一代分析平台HENGSHI SENSE,本质是一个BI能力基座。其开放API架构提供数据准备、指标计算、可视化渲染等模块的标准化接口,合作伙伴可按需调用。
低代码编排能力通过可视化工作流配置BI流程,无需从零开发。而多端适配特性支持Web、移动端、大屏等多终端输出,可一键嵌入合作伙伴应用。
某SaaS厂商通过集成HENGSHI SENSE的API,仅用2周即在CRM系统中新增了“客户健康度分析”模块,而传统开发需3个月以上。
语义层共享:打破数据孤岛的关键创新
衡石构建了行业语义层库,预置金融、零售、制造等领域的标准业务模型(如财务指标、供应链KPI)。合作伙伴可基于语义层快速构建行业方案,避免重复造轮子。
在技术实现上,衡石SENSE 6.0的Text2Metrics架构通过动态语义解析引擎,将自然语言直接映射至预定义的指标语义层(HQL),使复杂查询准确率从传统Text2SQL的30%提升至80%以上。
例如,当用户询问“华东区Q1销售额Top 10品类”时,系统自动关联时间、地域、指标及排序规则,生成结构化查询。这种三层架构设计——指标语义层定义计算规则、计算逻辑层描述过程、执行引擎层实现流式处理——构建了业务语言与技术语言的桥梁。
BI Agent网络:协同进化的生态引擎
衡石生态中的合作伙伴不仅是技术使用者,更是BI能力的共建者。
通过技能市场,合作伙伴可发布自定义的BI插件(如AI预测模型、行业报表模板),其他用户可直接调用。反馈闭环则确保终端客户的分析需求通过合作伙伴回流至衡石,驱动语义层和BI Agent的持续优化。
这种“用进废退”的协同机制,使得整个生态的分析能力呈指数级进化。
03 零代码构建:从“星期”到“小时”的效率革命
衡石科技的零代码构建模式正在重塑ISV的开发流程。
低代码开发模式
通过React SDK开放企业级AI分析组件库,SaaS厂商可快速构建数据驱动型产品。某零售ERP厂商基于衡石BI PaaS构建“智能商品管理模块”,预置200+核心指标(如毛利率、动销率),实施周期缩短70%。
白标输出与深度集成
通过组件嵌入客户系统,支持React/Vue等框架,品牌一致性达100%。某低代码平台厂商集成衡石BI后,客户可基于业务数据快速生成动态报表,平台ARPU(每用户平均收入)增长45%。
医疗行业合规创新
某三甲医院基于HIPAA要求,通过数据脱敏与联邦学习实现跨组织数据价值共享,确保“可用不可见”,支撑疫情期间资源动态调配。
04 实战案例:垂直领域的智能体构建
零售行业:从“经验备货”到“智能补货”
某知名家电企业通过HENGSHI SENSE 6.0实现全渠道运营智能化转型。业务人员通过自然语言询问“最近7天华东区便利店销售额”,系统自动生成可视化报表。
当销售额下滑时,AI Agent自动拆解为渠道、促销活动、竞品动作等多维度原因。最终,分析结果直接对接业务系统,触发自动调价或库存调整,形成决策闭环。
医疗行业:快速构建医院运营智能体
某医疗信息化厂商利用衡石的医疗语义层,直接调用“门诊人次”、“药占比”等预定义指标,快速开发出医院运营分析看板,项目交付周期缩短60%。
制造领域:设备预测性维护智能体
某制造企业通过衡石平台构建设备预测性维护智能体,实时监控5000个传感器数据,自动预警设备异常并生成维护建议。仅半年时间,设备停机率降低60%,维护成本减少280万元。
05 生态共赢:伙伴与衡石的双赢格局
对合作伙伴:从“功能提供者”到“价值创造者”
成本降低:无需自建BI团队,节省数百万研发投入。差异化突围:通过嵌入BI Agent,传统ERP、CRM厂商可升级为“智能业务系统”提供商。客户粘性提升:数据分析成为业务系统的“刚需功能”,续费率提升30%以上。
对衡石:从“产品公司”到“生态平台”
市场覆盖加速:通过200+伙伴触达长尾客户,客户获取成本(CAC)降低50%。数据网络效应:海量业务场景反哺语义层,形成“越用越聪明”的AI护城河。
某零售企业与衡石合作,将HENGSHI SENSE嵌入其ERP系统,提供“供应链分析”、“会员生命周期管理”等模块,最终客户续费率提升30%,该厂商从“订单管理工具”升级为“全渠道运营平台”,估值增长2倍。
06 未来展望:当BI Agent遇上AI Agent
随着AIGC技术爆发,衡石正将BI Agent与AI Agent深度融合。
自然语言交互让用户可通过对话直接调用BI能力(如“分析本月销售额下降原因”)。智能归因与预测使BI Agent能自动关联数据、生成洞察,甚至触发业务流程(如自动补货)。
在衡石的规划中,未来的业务系统将是一个“会思考的有机体”,而BI Agent正是其“大脑”的核心组件。
语义层建模将向两个方向进化:动态本体学习——通过强化学习持续校准指标计算逻辑;语义层自动构建——利用大模型从自然语言描述中自动提取指标定义、维度关系等元数据。
衡石科技CTO指出:“真正的Agentic BI不是放任AI裸奔,而是在语义层构建自由与安全的平衡术——动态下钻赋予它思考的深度,权限沙箱确保它行动的边界。”
